113產學合作連結-同步世界趨勢的高階研究人才-延攬高階人才共同研究
為提升學校的研究效益與國際競爭力,積極推動各項策略,吸引並留任優秀的研究型教師與國際化研究人才,促進跨領域合作與創新,實現學校的國際化及研究創新目標。透過延攬高階研究型教師、博士後研究員及專業研究人員,建立高效的研究團隊,提升學校的研究成果與學術地位。特別是針對新聘研究人才,提供額外的薪資獎勳,並對研究績效優秀的教師實施彈性薪資獎勳。進一步,積極鼓勵教師籌組跨領域合作的研發社群,並以永續發展目標為指導,推動與產業、政府及國際的合作,激發創新研發能量。
•獎助產學研究績優教師:兩年度聘任46位研究型教師及39位博士後研究員,共計85位高階研究人才,提升學校的學術產出。
•獎勳新聘傑出研究人才:對非國內學術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彈性薪資,並對符合考評標準的研究人才提供最多3年的延攬薪資獎勳。112年起,新增主持國科會計畫的教師可獲得額外獎勳。
•實施彈薪留任研優師資:根據教師過去五年的研究績效,獎勳183位教師,並預計逐年擴大獎勳規模,提升學校的整體研究水平與國際競爭力。
•激盪創新研發社群能量:透過鼓勵教師組織跨系院、校內外及國際間的合作社群,推動與ESG、AI、國際高被引學者等議題相關的特色研究,並加強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對接,進行多領域技術融合與創新。
在112與113年內成功引進並留任85位研究型教師與博士後研究員,並吸引42位新聘傑出研究人才,其中包括來自美國及其他國際機構的學者。更分別有183位與185位教師獲得研究彈薪獎勳,具前期成長了2.76倍,共計補助金額達6,912萬元;另於創新社群與跨域合作方面,近兩年共成立27個跨域社群,其中包括12個人才培育社群與15個技術研發社群,累積參與者349人次,舉辦超過160場交流活動,並在SDGs永續目標上取得顯著進展。特別是在「離岸風電與國防船艦結構銲接專業人才培訓社群」、「AI for ESG 元宇宙社群」及學院整合型「通用式人工智慧跨域應用社群」等領域,分別培育15名學生取得相關技術證照(3名可換發甲級證照)、參與第五屆綠點子國際發明設計競賽並榮獲銅獎、舉辦Azure OpenAI 跨域應用培訓工作坊等,有效提升教師與學生的國際視野並推動企業轉型。